查看原文
其他

坐上了轮椅都坚持读到博士的他们,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2017-10-14 考博圈


坐上了轮椅都坚持读到博士的他们,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作者:Lisa      

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丨整理:学长


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那些在逆境中,对命运不屈服的博士生。他们乐观、刻苦、自强不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大抵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1


小伙4岁失去双腿 24年后成为什邡首位残疾博士生

姓名:黄通昀

 

家乡:四川什邡市

 

博士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专业:物理学系凝聚态物理专业

 

残疾原因:放学回家的路上被汽车夺走了双腿,不得已高位截肢


事件:黄通昀曾获全国数学联赛德阳市一等奖、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四川省二等奖、第三届“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奖”优秀奖以及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如今又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是什邡市第一位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残疾人。



 

4岁失去双腿 凭借努力考上大学


1992年,才4岁的黄通昀却遭遇到了人生不幸——他在放学回家的道路上被汽车夺走了他的双腿,不得已高位截肢。

 

由于年纪小、不懂事,黄通昀觉得自己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直到小学三年级,他上体育课时,不少同学跑过来把他当稀奇看,他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能随心所欲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和同学们尽情地玩耍……那种感觉让黄通昀很痛苦,也很孤独。

 

虽然失去了双腿,但黄通昀在学习上非常用功。中考过后,他被什邡市排名第一的什邡中学高中录取。家与学校很远,他必须得住校,今后生活也得靠他自己。而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平时他都是在家人的帮助下生活。

 

黄通昀决定尝试用自己的手代替脚。在生活自理上,他经过不断的失败与肢体的训练,已经逐渐可以开始独自照顾自己。因为长期的训练,他手臂上的肌肉迅速成长,肱二头肌的皮肤开始裂开,形成了独特的“花纹”。过程虽然艰辛,可这也是他的骄傲,因为他可以自己去想去的地方了。

 

学校为高三学生设有24小时留灯的值班室,黄通昀利用这个值班室每晚奋战到第二天凌晨一点才回宿舍,早上6点就起来看书。黄通昀通过努力,如愿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本科。

 

只身前往北京 坚强感染身边人


大学期间,黄通昀每天早上6:30起床,自己整理寝室内务,自己洗漱,自己上下楼……


在大学同学的眼里,黄通昀不是一个残疾人,他甚至比正常人都能干。他能自己动手重新组装电脑、手机。为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黄通昀还通过电脑,在贴吧、论坛里面学习新的知识,在群里面讨论并解决问题。

 

当黄通昀考上首都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后,他再一次勇敢地挑战自己,只身坐了26个小时的火车硬座来到北京。来到北京后,在好心人帮助下黄通昀安装了假肢,并开始了艰难的假肢适应训练。室友经常说他很坚强,也很乐观,刚开始时还想帮他取快递,但是他却说自己能行。

 

轮椅上的博士 坚持走下去


黄通昀说,他曾经也刻意回避过自己是残疾人。不过在残联专委做志愿服务的几个月,让他彻底改变的这种想法。

 

因为他每天都会看到许多残疾人的资料,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身残志坚、乐观处事的精神,被他们感染着。在从事基层残疾人专委工作期间,黄通昀认识了很多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大家一起工作,彼此鼓励,共同成长。

 

黄通昀的努力也换回来了一个个让人骄傲和羡慕的成果。全国数学联赛德阳市一等奖、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四川省二等奖、第三届“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奖”优秀奖、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如今他又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是什邡市第一位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残疾人。

 

黄通昀说自己会坚持走下去的,不管将来的路有多远多长多苦,他都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为了证明人生价值心愿。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在自己涉足的领域成为出色的人才。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自己都将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


儿时为救妹妹落下残疾 单手青年打工挣钱读博士

 

姓名:朱景松

 

家乡: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乡

 

博士学校:河北农业大学


残疾原因:儿时为救妹妹被电成三级残疾,四肢中只有左手是完好无损的

 

事件:7岁时,为了救妹妹被电击伤,落下了三级残疾,四肢中只有左手是完好的。为了让自己能和常人一样,他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康复训练。经历了多次高考落榜后,仍不言弃,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



阳光的他是博士班的班长

 

初见朱景松,他穿着白色的T恤和运动短裤,脸上挂着笑容,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爱运动的阳光大男孩。如果不是那蜷曲的右手,很难将他与残疾人联系起来。朱景松经常自豪地说,他不仅骑行累计数千里,研究生时在学校的乒乓球比赛中还获了奖。


乐观开朗的性格,让朱景松在同学中有着较好的人缘,去年开学竞选班干部时,他自荐担任班长,获得了多数同学赞成。

 

朱景松目前的研究课题是亲水胶体,需要经常做实验。他右手使不上力,主要操作都只能靠左手,而许多实验又需要双手操作,他做起实验来会比别的同学慢。比如最近他做的一个研究蛋白质起泡性的实验,就必须两只手同时操作,要一手拿着量筒,一手打开仪器开关。经过多次练习,朱景松用残疾的右手拿住试管、量筒,用左手完成主要的操作。同学们说,单手的朱景松能做许多复杂精细的操作,连基因克隆这种复杂的实验都能独自完成。

 

为救妹妹被电成三级残疾


朱景松在7岁那年和妹妹到邻村玩耍,玩着玩着,妹妹钻到一个变压房里出不来了。看着嚎啕大哭的妹妹,朱景松从窗户爬进去,把妹妹从窗户送了出去。之后他不知触碰到了什么,昏了过去。妹妹看到哥哥躺在地上,怎么也叫不醒,吓傻了,回到家里一句话也不说,家人都不知道朱景松出事了。

 

朱景松就这样在变压房里一直躺到了傍晚。醒来时右手和双脚还冒着火,但却感觉不到疼痛。他抓了几把土将火扑灭,挣扎着从窗户爬了出来,恰巧被一个村民看到,赶紧通知了他的家人。


由于伤势严重,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朱景松接受了多次大手术,双脚都被切掉了部分指头,右手也差一点截肢,他被鉴定为三级残疾。

 

四次高考终于如愿以偿


比起被电击伤,曾经四次参加高考对于朱景松来说,也是刻骨铭心。


朱景松从小成绩就一直很好。高中前两年,他都是年级前十名,一度成为同学眼中的榜样。


但进入高三后,因长期营养不良及学业的压力,他先患上了咽炎,严重时喘不过来气,之后消化系统又出了问题,无法正常上课,成绩直线下滑。


2006年,朱景松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只够上专科。这不是他理想的高考成绩,朱景松决定复读。


2007年,朱景松第二次高考,过了三本线,但三本学校学费昂贵,他再一次复读。


2008年,朱景松第三次高考,考上了二本。但他的梦想是上一本,提出再复读一年。


2009年,朱景松的第四次高考夙愿实现,考入一本,被河北省重点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录取。

 

打工四处碰壁挣钱不易


由于家庭贫困,为了缓解父母的压力,朱景松从高中起就开始做各种兼职。

 

然而打工兼职的路比想象的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一看到他残疾的右手,就直接拒绝他。大二那年暑假,朱景松去一家蚊帐厂打工,厂里最开始聘用了他。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朱景松非常努力,一上午下来,他的工作量并不比别人少。但到了中午,厂里的负责人还是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拿出了30元给他,委婉地劝他走人。大四的寒假,他又背着被褥跑到北京去找工作,为了省钱,晚上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睡在零下几度的北京街头。最终他在一家保安公司找到了一份活,对方承诺做一个月保安给3000元。这年春节,朱景松没有回家过年,想家的时候,只能把泪水往肚里咽。

 

人生的曲折,总该要承受


2014年底,当朱景松获得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正在忙着准备考博时,母亲又一次突发脑梗,彻底瘫痪了,眼睛基本失明,话也讲不出来。为了不让朱景松分心,家里人一直瞒着他。


直到2015年暑假,朱景松被华中农业大学录取,他欢天喜地回到家,想把这个喜讯告诉母亲,这才知道母亲早就瘫痪了。看着躺在床上的母亲,他跪下来,热泪长流。


2015年9月,朱景松入读华农。由于刚交完学费,国家的学业奖学金还没下来,他几乎身无分文。为了省钱,朱景松的生活用品都是买的二手的,比如5元一床的被子,2元一个的暖水瓶,床单是别人不用的。如今,朱景松每月有一千元国家补贴,导师每月也会给他几百元,这些钱他仍然只留一小部分,余下的都寄回家。

 

朱景松说希望能争取三年读完博士,毕业后在高校继续搞科研,或者去企业谋求一个不错的职位,努力挣钱,争取在武汉买个房子,把父母接过来好好孝敬。


3


不畏将来,严忠良成新阳首个残疾人博士生

 

姓名:严忠良

 

家乡:阳新黄颡口镇

 

博士学校:武大历史学院

 

残疾原因:1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

 

事件:1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从小就学会自强自立。2010年,严忠良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华师历史学院硕士生。2013年5月,他又以第一名的综合成绩,成为武大历史学院的一名博士生。



小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自强不息的博士生


1986年6月,严忠良出生于阳新黄颡口镇一个农民家庭。第一个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不少欢乐。


1岁时,严忠良该学走路了,但父母发现儿子不怎么对劲,两条小腿无法站稳,经常摔倒,而且一直哭闹不停。到医院一检查,结果让他们陷入痛苦之中:孩子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接下来的日子,父母倾尽所能,四处寻医,但都不能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初一时,下晚自习比较早,但严忠良经常偷偷跑到初三教室后排,跟初三学生一起学习到很晚。因高考前的压力太大,成绩优异的严忠良在高考中考得不是很好,最后被湖师录取。开学那天在宿舍,严忠良抹了把眼泪,立志要加倍努力。在校期间,他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连续4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0年,严忠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华师硕士生。


2013年5月,严忠良又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武大明清史博士生考试,成为一名博士生。

 

读书期间做兼职挣生活费,将来想进高校当老师


严忠良从小就十分懂事勤快。在他6岁半时,父母在田地里忙农活,他在家一边带着3岁的弟弟,一边趴在灶头,开始学做饭。


读书时,严忠良从事过家教、校对、资料整理员等兼职,自己挣生活费。每次放假回家,他还会省下钱,给爸妈买礼物。


母亲教会严忠良独立、坚韧、责任,父亲教会他待人宽厚、真诚、感恩。一路走来,严忠良觉得自己很幸运,有那么多亲朋好友和老师默默关心着他。  

 

严忠良谈及未来的规划表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勇敢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他说,博士毕业后,自己想进高校当一名教师。


4


残疾青年由母亲推轮椅上学18年考上博士生

 

姓名:郑明


家乡:吉林省长春


博士学校:吉林大学

 

专业:计算机专业

 

残疾原因:入室抢劫的歹徒,将一把锋利的尖刀刺向郑明脊柱,郑明保住了性命,然而从此他再也无法站起来。

 

事件:2017年,34岁的郑明高位截瘫已多年。轮椅上多年的求学路,让他经历了很多艰难和坎坷。2003年,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优秀的成绩,考进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年大学、3年硕士加上3年博士研究生,如今的他已经是梧州学院的一名教师。

 



18年前的意外不堪回首


2011年06月18日,记者在吉大一院门前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郑明,母亲孙阿姨站在他身旁,母子俩正在翻阅一本假肢说明书。简单的介绍后,郑明讲述了他18年前的那次不堪回首的伤痛。


1993年的一天,那时才10岁的郑明,放学回来像往常一样推开家门,入室抢劫的歹徒将一把锋利的尖刀刺向他,躲闪中,郑明脊柱被刺中,钻心的疼痛让他瘫倒在地,瞬间失去了知觉,长他7岁的姐姐,在这一天离开了人世。


经过抢救,郑明保住了性命,然而从此他再也无法站起来。郑明渐渐接受了事实,擦干眼泪,

 

因为母爱,所以他选择坚持刻苦奋斗 


郑明7岁时,父母离婚了,母亲孙桂荣独自支撑这个家。


两年的治疗后,郑明想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四处奔走的母亲,终于感动了德惠小学的曲老师,帮助郑明重返校园。初中、高中,都是母亲用轮椅推着他上学。每天母亲把他背到班级,放学时再把他背回家,郑明则以全年级前4名的成绩回报母亲的付出。郑明表示,他的每一个足迹都有母亲的身影,他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谢。

 

2003年,郑明考入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残疾大学生中的一名。大学4年后,郑明攻读研究生学位,2010年,又考取了博士。


郑明说,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他想留在吉大,是这里给了他梦想,给了他希望。郑明现有一套属于自己的50平方米的房子。他说,有了母亲,有了房子,他才有了家,地方虽小,却是他留在长春的“根”。


5


不执著于不完美,感恩所拥有——记高位截肢的浙大博士生叶沈俏

 

姓名:叶沈俏

 

家乡:浙江建德


博士学校:浙江大学

 

专业:文艺学专业


残疾原因:6岁那年,叶沈俏因车祸失去双腿

 

事件:2015年,叶沈俏作为优秀残疾学生代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残疾人群体关注和支持;2016年,叶沈俏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叶沈俏,一名正在攻读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的90后学生。



失去双腿,用梦想点亮黑夜


1997年清明的黄昏时分,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浙江建德更楼320国道旁,一个小女孩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女孩,叫做叶沈俏。

 

当母亲抱着女儿的残肢苦苦哀求医生给接上时,最终医生还是没能保住女孩的双腿,年仅七岁的叶沈俏双腿高位截肢。

 

父母虽读书不多,但深知女儿唯一的出路是读书。他们做出了一个影响叶沈俏一生的重要决定:联系村里的小学,请他们接收女儿。妈妈开始每天背着她上下学,刚开始几年,腿上伤口还新,在背上捂久了总会热痒难耐,叶沈俏不敢多动,生怕妈妈在泥泞坎坷的小路上摔跤。直到叶沈俏读小学五年级,妈妈再也吃不消背那么久的路,才把她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因为骑车技术不熟练,母女两人一开始没少摔跤,怕妈妈伤心,叶沈俏每次都悄悄藏起摔破皮的手,生生逼回晕了眼眶的泪。

 

叶沈俏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怨自艾,反而在学习上积极上进,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书本和习题当中,读书让她逐渐感受到内心充实的喜悦。

 

失去双腿的不幸,也锤炼出了叶沈俏不服输的性格。在学校,她一直是学习最刻苦的学生,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课业上。初中时,班主任老师就总是特意安排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跟叶沈俏同桌,希望叶沈俏的刻苦能感染他们。

 

一路走来,叶沈俏用优异的成绩回应着父母的期待和师长的肯定。2009年,叶沈俏稳定发挥,顺利进入向往已久的浙江大学就读。

 

潜心学业,用勤奋弥补残缺


每次升学叶沈俏总是会充满忧虑,担心学校可能会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排斥我拒绝她。后来她主动致电浙大招生办,说明自己的情况,校方觉得她十分优秀,叶沈俏最终还是进入到了这所梦想中的学府。这也是她在人生中学到的重要一课,除了坚持努力,也要心存希望,不要让恐惧束缚住前进的脚步,很多事要敢于行动。

 

每次上课,坐在离讲台最近一排的总是她。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她总是仰着头专注听讲,无比珍惜这一宝贵时光。在任课老师们印象中,叶沈俏很要强,身体不便却从不迟到早退,是个极为勤奋的学生。在学业方面,她始终表现出色,名列前茅,几乎囊括了本科阶段所有的校级与国家级荣誉称号和奖学金。

 

虽然行动不便,但叶沈俏还是力所能及地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她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时光辗转,散坠成诗》一文曾发表于《浙大文联》;《生如夏花,雨雪如虹》曾获丹青学园“自强之星”征文比赛第一名;参与浙大丹青学园文化节开幕式诗歌《逐梦丹青,扬帆起航》的创作。

 

2013年,叶沈俏因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优异,被直接保送本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之后,她合理规划学业,潜心投入科研,以主要承担者身份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学业精进的她连续两年获得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三好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并获多项奖学金。


如今的叶沈俏,在进入博士阶段后,平时大部分时间花在科研上,业余时则会看看书,听听歌,做一些基础的锻炼。叶沈俏说她接受过来自各方面的善意,得到过很多,因而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她也相信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自己的成功,而是带给别人更积极的影响。希望日后也能传递温暖,尽己所能,为他人尽一份力。


我们经常抱怨世界的不公,经常给自己找一堆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轮椅上的叶沈俏和黄通昀,他们还羡慕着你的能走能跳,你埋怨导师和师兄姐弟妹的不友好时, 朱景松正在一个人用左手完成他的实验,想想这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到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